最近這段時間,國家相繼發布了兩項跟辦學相關的政策,可謂是掀起了“滔天巨浪”。
6月26日國務院發布《關於優化生育政策〓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》(以下簡稱《決定》),國新辦在7月21日就相關情況舉行發布會。7月24日,在K12教︽育圈喧囂了幾個月的《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︻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》正式發布。
早在2017年11月18日,十九大報告提出,要在“幼有所育,學有所教”方面不斷々取得新進展。近□日發布的兩項政策正在向所有教育人傳遞一個①信號,國家密集發布的各項政策是一套組合拳,要發展真正惠及民生的事業,改善人口、社會階↑層分化等問題,提升內】循環。國家為逐漸走偏內卷的K12領域及時剎車,也為支持家庭發展的托育事業再添助力。
在教育領域中,K12始終被認為是一條優秀賽道,在經歷了疫情沖刷之〖後,在線教育更▽是成為了一大風口,教育股直線飛ζ漲。但是,本月由國家正∩式出臺的《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︻見》,直接打掉了這個萬★億級的賽道。

在這份文件中,明令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、休息ζ日及寒暑假,來組織學科類培訓;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,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;不再新批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,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;這類機構一律不得上市,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↘培訓機構。
此次雙減政策制定之全面,標準之嚴格,真是讓整個K12行業“透心涼”,股市的跳崖式下跌反映】最直接。這份“雙減”文件裏,一共有15個“嚴禁”和“嚴格禁止”,10個“不得”,以及6個“嚴肅查處”和“堅決杜絕”。國家對◥於行業治理和推進的決心與力度可見一斑。

在〓禁止的同時,“雙減”政策中也提到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、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平、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等舉措,力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、健康成長。當下矛盾最突出的擇校問題,文件中也指出“逐步提高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”,進一步弱化了擇校和學區房難題,讓教育更公平,緩解家庭的教育焦慮和壓力。
K12培訓機構失去了市場,出於自救,各個機構紛↓紛開始轉型,向STEAM素質教育與托育領域發力。但〓面向細分賽道的老牌機構,這些後來者要面對著課程▂、師資、運營體系搭◤建等諸多挑戰。
家庭們在學齡階段壓力驟減,另一面,國家便是在學齡前的兒童養育方面減輕家庭的』壓力。
根據“七普”(人口普查)數據顯示,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是1200萬,中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在警戒線1.5以下(低生育率風險),同時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深,國家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。今年五▓月底國家正式出臺“三胎”政策,但民眾的生育決策深受養育支持措施的制約。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,國家不斷推動多方合力№,促進托育行○業發展。
